2019年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
責任編輯:傳說的落葉 時間:2019-06-03 08:38
[導讀]「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by iF」 點亮展會20周年 – 得獎者獲頒榮耀
「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by iF」 點亮展會20周年 – 得獎者獲頒榮耀
欣逢展會20周年,成都國際家具展(IFFC)攜手德國iF DESIGN舉辦2019年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by iF,期待激發(fā)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并鼓勵中國家居相關行業(yè)的優(yōu)秀設計。
獎項評選共邀請六位國際知名專家,于5月31日在成都組織了評選會議。經(jīng)過一天冗長的評選過程,最終將2019年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CIHDA)頒發(fā)給27件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
本次參賽者包含家居相關產(chǎn)業(yè)的制造商、設計師、代理商、進口商以及經(jīng)銷商,競賽更分為以下類別:
1. 兩廳家具
2. 臥室家具
3. 廚房家具
4. 辦公家具
5. 戶外家具
6. 訂制家具
7. 家居飾品
在所有獲獎設計中,評委另行挑選了5件最令人驚艷的作品,并頒贈特別的金質獎座 – 獲獎者于6月1日 -- 即成都國際家具展首日,在頒獎典禮上獲頒成都國際家居設計金質獎。
5件金質獎獲獎作品:
>>至iF世界設計指南瀏覽完整的獲獎作品信息 (www.ifworlddesignguide.com).
2019年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 by iF 特展
2019年6月1日至4日,今年度所有參賽作品皆展示在「2019年成都國際家居設計獎 by iF」展區(qū)。
>> 竭誠歡迎所有嘉賓蒞臨,共同欣賞最新設計潮流,深入洞察家居產(chǎn)業(yè)趨勢。
(展區(qū)位置: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16號展館)
評審總結
評審一致認為一件作品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對「質量」的要求,從參賽作品中可以在「工藝」上依然有需要進步的空間。如果想要朝全球市場發(fā)展、打破地域限制,產(chǎn)品設計需要更加國際化,即提升通用性與普遍性。綜觀今年中國的項目,表現(xiàn)突出的設計作品皆具有深層的文化與宗教脈絡 – 盡管受到地域性市場的限制 – 仍然值得肯定與鼓勵。
評審
Werner Aisslinger
Studio Aisslinger|德國
設計師Werner Aisslinger(生于1964年)的作品涵蓋了工業(yè)設計和建筑設計中的實驗層面和藝術手法。他善于將最新的材料和技術應用在產(chǎn)品設計中,借以向世界推廣最新的材料應用于科技技術;例如他為zanotta設計的獨一無二的凝膠家具,以及專為cappellini.設計的Juli椅子。他最近的工作包括Vitra、Foscarini和Moroso的家具設計項目、為海爾和佳能的產(chǎn)品設計項目以及柏林、蘇黎世和科隆的25小時酒店。
Ineke Hans
INEKE HANS/ARNHEM|荷蘭
Ineke Hans目前在荷蘭和倫敦兩地駐點,她的設計作品涵蓋了家具設計、產(chǎn)品設計、展覽設計、室內(nèi)和室外空間設計,并還不斷地探索新的設計策略。Ineke自2017年開始在柏林藝術大學擔任設計與社會學院的教授。
莫嬌
同濟大學、MOMENT Décor、MOS|中國
"莫嬌 具有多重身分:家具與材料應用實驗室副主任、 同濟大學設計創(chuàng)意學院 工業(yè)設計副教授 、末什家具設計師以及東西設計合伙人。 其擅長以獨特材料和先進技術驅動設計;實踐作品包括室內(nèi),家具。其產(chǎn)品設計和展覽策劃著重材料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工藝融入現(xiàn)代造型語匯,并將抽象概念落地成型,通過材料質感豐富使用體驗。 "
Kazushige Miyake
MIYAKE DESIGN|日本
Kazushige Miyake于2005年創(chuàng)立Miyake工作室。他憑借“為外形賦予價值”的設計理念,為日本和國外公司設計產(chǎn)品。他設計的電器用品涵蓋廣泛,從智能手機到廚房用具,他也設計家具和其他家用物品、自行車和植根于傳統(tǒng)日本工藝品行業(yè)的產(chǎn)品等。他的作品獲得了多項設計獎項,包括iF設計獎、紅點設計獎和日本優(yōu)良設計大獎。他受邀擔任多摩美術大學的講師以及日本優(yōu)良設計大獎和iF設計獎的評審。
候正光
上海工業(yè)設計協(xié)會|中國
侯正光,設計師、策展人。1972年生于西安,獲得吉林工業(yè)大學汽車設計學士以及英國白金漢郡大學家具設計碩士?,F(xiàn)任中國家具協(xié)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工業(yè)設計協(xié)會副主任以及品牌-多少moreless原創(chuàng)家具創(chuàng)始人。
陸希杰
CJ STUDIO|臺灣
建筑師陸希杰1965年出生于臺北, 1989年畢業(yè)于東海大學建筑系,1993年取得英國AA建筑聯(lián)盟碩士學位。陸在英國期間曾于Raoul Bunschoten事務所擔任設計師,而后回臺成立CJ STUDIO,從事建筑及室內(nèi)設計、家具設計、產(chǎn)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fā)。曾任教于臺北實踐設計學院空間設計系、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臺北科技大學、東海大學建筑系、國立交通大學建筑研究所,著有“鍛造視差”(2003)、“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2015)、“形錄”(2015)。
- 分享到:
- 人工智能未來設計大2025年05月13日
- 人工智能快訊:微軟2024年10月23日
- 阿里云開源AI應用開發(fā)2024年10月23日
- 如何將阿里云服務器2024年10月23日
- 衡陽師范獲省計算機2024年10月16日
- 杭州文三3D打印創(chuàng)意設2024年10月10日
- 蘇州點鐵工業(yè)設計申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yè)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2024年10月10日
- 2024年湖南省“工業(yè)設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