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span>
謝榮雅就是一個做人像水,做設計也向著水的設計者。
我不愿稱呼他為設計師,我更愿意稱呼他為者,者也,哲也。
于謝榮雅而言,早在居室陳列著的100多座國際獎杯已證明了他年少時的“爭”與“狂”。而今重新看待這些獎時,心態(tài)像水,常態(tài)靜然,遇萬物而不爭,在于靜態(tài)下,點水而涌動,創(chuàng)造更大波濤。
(圖片提供:奇想生活)
采訪前,我有些許怯意,遂麻煩相識的設計師來幫我探討,又上網去查詢資料和視頻做十足的功課。而怯意來源于我對謝榮雅所引領臺灣開創(chuàng)自我品牌的如此意義舉動的敬意,也來源于對設計師或藝術家思想跳躍、言行特別的誤解。但直到在真正交流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這就是一個有點俏皮又滿腹經綸,設計思想成熟的前輩。
謝榮雅在筆者的認知里有三重身份,設計者、商人、老師。對于不同身份所帶來的不同職責他樂此不彼地轉換著。
于設計者身份來講,無需多言。一個把設計當作終生愛好與事業(yè)的人,即使白天忙碌于形形色色的三次元世界里也從沒忘記自己的“使命”。老師每天還是堅持預留時間給自己創(chuàng)造靈感的空間,時間不多,卻也足夠;他很少再畫漂亮的草圖,用他自己的話說,“現(xiàn)在畫的圖多半不是在畫產品外觀的美丑與否,較多的是在用20多年的設計經驗整合一些跟材料、科技能夠連接到一起的概念與想法。”
“設計這件事情是我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每天都會留給自己的,因為這對我來講不是工作。是我個人的樂趣或者是個人的使命感。同樣,設計這件事情是讓我不忘本,我熱愛設計,熱愛設計帶給人類的改變或者是給用戶的體驗方面?!?/span>
于商人而言,在白天,他是奇想生活的大BOSS,不僅需要思考如何維系一個公司的生存,更需要考慮如何將設計在市場上得到最大強度的收益和效益。他謙虛的表示自己在商業(yè)上還在學習和摸索,但也是這個角色讓他改變了以往對于設計的看法。
“以前是設計做完之后再去想怎么賣,現(xiàn)在是想怎么在市場上得到好的效益,然后回過頭來看如何依照我在市場上想得到的效益去做設計(這個產品)。所以以前是先設計,再市場商業(yè),現(xiàn)在是先調查市場再來想設計如何做。這個角色也使我改變了之前自己單純的設計想法到現(xiàn)在設計需要拉高到戰(zhàn)略層次。
例如先想我到底要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營業(yè)規(guī)模,利益利潤,帶來什么樣的企業(yè)版圖,那么接下去我應該要執(zhí)行什么樣的設計去達成。這就是在思維方面的不同方向的改變?!?/span>
而于被譽為園丁角色的教師身份而言,謝榮雅更多的是以老師傅的角色去引導新生代的設計師們。“以前是強調學生們如何做設計會成功,現(xiàn)在是指導他們如何做一個成功的設計?!?/span>
所謂“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謝榮雅老師向筆者說到自己從小就是一個以“破壞性”為趣味的孩童。與筆者和其他人夢想相似,老師小時候是以做一個“改變世界”的發(fā)明家為目標,契而不舍的拆著自家的鬧鐘、電視。然而如今“科學家”的夢對于筆者來說是越來越遙遠,但“發(fā)明家”的身份卻離前輩越來越近?!拔业男聞恿Χ际窍胍淖冞@個世界?!敝x榮雅老師原話說道。
(圖片提供:奇想生活)
然而“改變世界”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這條很遠的道路充滿羈絆和阻礙,但也無時無刻不在證明它是對的。
盡管謝榮雅到現(xiàn)在已經手握120多項獎狀和獎杯。但比起成功的作品,筆者更對那些曾經沒有獲得過獎項的產品感興趣。
前輩向我提起2003年在非典(SARS)席卷世界的背景下,一位以做塑料玩具出身的香港商人找到了當時已在而立之年的他共同開發(fā)一款DVD player。在那個唱片影碟盛行的年代,做一個DVD播放器并不稀奇,而令人驚訝在于這款DVD播放器的設計自行攜帶屏幕,滿足出行者或旅人出門在外同樣可以觀看影片和音樂的需求。在當時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大膽的嘗試。
然,對于跟商人合作的設計,就有矛盾和妥協(xié),這是一個設計師與商人之間恒古不變的話題。為了巧妙地堅持自己對于該產品的設計,前輩的態(tài)度始終堅定如一,即必須打造質感大雅的屏幕,在這一點上,雙方持續(xù)周旋了很久,終于對方商家妥協(xié)了這一點,而相對的謝榮雅也做出相應的讓步,共同做出相互妥協(xié)的平衡點。
而DVD屏幕最后所用到的材料采用金屬感強烈的0.3mm鋁片,但就是這小小的一塊鋁片,殊不知在當時年代刮起了一陣鋁片供不應求的大現(xiàn)象。30+家的制造公司以這個產品為基礎去仿制更多的產品,而后續(xù)所帶來的效益是使得中國當時的0.3mm的鋁片出現(xiàn)斷貨與缺貨現(xiàn)象。
僅僅是因為一個產品的成功所帶來的聯(lián)動效應使得當時身為主設計師的謝榮雅第一次感受到設計師的威力如此之大。
“這也讓我學習到,對的設計應該對應在對的市場。而在在于商業(yè)市場的產品妥協(xié)當中,有些事情設計師可以妥協(xié),但有些點同樣也是設計師必須堅持的。而在這中間需要設計與商業(yè)之間得到很好的平衡點,才能創(chuàng)造出很好的產品?!?/span>
于筆者而言,設計師的威力除了能夠用一件產品掀起商業(yè)熱潮外,對于文化的傳播與對產品創(chuàng)新思想也十分重要。
謝榮雅老師談到,在過去20幾年的設計生涯里,往往更多的是為企業(yè)和國外客戶去做他們想要的設計,而忽視了自己的設計風格。
為了引領臺灣設計師們開創(chuàng)自我品牌,謝榮雅開始了以自己的經驗和學識、智慧相結合的先天優(yōu)勢條件創(chuàng)建本土的公司品牌。也是在這其中漸漸的找到了那些年丟失的設計風格。按照他自己來說,可能是受我們中國字體的關系,尤其是中國繁體字本身就帶著美學和藝術的成分,讓其覺得在當代要能夠融入在生活里的‘產品線條’是相對比較簡單,但也需注重的是產品的細節(jié)部分和質感,還有線條之間的轉折。因此在他的設計里產品表面的架構上會特別關注一些曲面表現(xiàn)的變化,但是整體風格是較為極簡的。
SCOOPTHAT!DELUXE (圖片來源:奇想生活)
奇想樂冰勺透過把手內部的蓄熱液體進行熱轉換,不需用電,即可傳導熱能至勺頭,讓您輕鬆挖取完美冰淇淋球。
逐漸找到自己遺失的風格外,如何用設計和產品去向外國人或消費者訴說中國文化如今是謝榮雅一直在研究和追尋的設計理念。直到采訪后,筆者才驚覺,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而此種在謝榮雅手上展現(xiàn)出的操作就是運用中國古代道義所這折射出的哲理去設計產品。我為何將謝榮雅前輩比喻為水,因為他的設計如水般波瀾不驚,隨遇而安。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盤中是杯盤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span>
在他最新開發(fā)的項目里,就有對于老子所道的“水之形”有很好的含蘊在其中。
將于7、8月對外公開的《模塊化智慧居家》其中用IOT(物聯(lián)網)做智能硬件,用水性柔而能變形的意創(chuàng)造出它也能夠在家里不同狀況下例如場地的面積或者個人需求的不同而可以隨意與空間鑲嵌,但讓你感覺它的存在并不突?;蛏踔粮杏X不到它的存在,又可以隨心所欲的組合你家里的布置,也就是將這些家電都變成可以放在墻上的“物品”。
謝榮雅前輩興奮地強調,此產品在兩岸之間都會是一個“破壞式創(chuàng)新”,定義一個新時代的居家空間跟家電的指標性產品。
“例如空氣清新器我們時常放在地板,因為它連接著電線才能工作,也常常會絆倒或踩到。而這一次我讓它貼附在你的墻壁上,讓你不感覺它存在,但是他的功能確實是存在的。所以他的靈感想法就跟水隨遇而安的感覺相像,跟著不同的居家布置就幻化成不同的形態(tài),融入在不同的空間里。從老子的道所碰撞出的設計,我把它用在我的設計上,這就是利用哲理而不是利用中國文化的具象?!?/span>
聊完謝榮雅前輩對于設計從年輕時候的“輕狂”到現(xiàn)在的“隨水而靜,遇濤則勇”的設計態(tài)度。你肯定很想知道一個從業(yè)20多年設計的老師傅對于自己是否有所欣賞而又有影響力的偶像的偶像。
然而答案是,沒有。
謝榮雅前輩所說的沒有追尋的設計師,是因為他追尋的是自然界的“造物主”。
“師法自然”是謝榮雅所推崇的設計感覺。他認為神在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的時候其實每一個產品都是有利于總體的生態(tài)。例如葉子掉在土壤里為什么掉在土壤里不造成污染,因為掉落的葉子會被腐蝕之后重新進入土壤形成化肥給花草樹木提供養(yǎng)分。而這就形成一個供應者生生不息,源源不絕的地球生態(tài)。
他感嘆大自然給予世間美好事物生命,因此追求我們“人造物”能夠像“神造物”一樣,所創(chuàng)作出的產品能夠讓它擁有一些生命的美好,即使這可能并不可得,但也不妨礙他內心自我的追求。
榮言雅語:
設計師有哪幾個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預見問題的能力,事件還沒發(fā)生的時候你會知道人類可能會發(fā)生這件事情;
看見問題的能力,它已經發(fā)生了你能不能看得到或視而不見;
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非洲有那么多人生活的那么困苦,你能不能看見并看見自己的責任,能不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人類未來是否美好或是地球暖化物越來越嚴重所產生的問題。很多事情是現(xiàn)在看似不需要,但未來需要。而你用什么樣的方法幫忙解決這些問題?這又關乎到設計師本職學能的訓練。
我認為后端的技能部分是比較容易的。而前端觀念的部分是設計師必須養(yǎng)成的,也是比較困難的部分。(解決問題)這個部分要能夠真正的透徹的看到人的問題,他需要有一些人生的閱歷,經驗或是你對生命使命的一些啟發(fā),這一段也是我們認為在帶學生的時候學生能不能看到問題的本事,這是比較困難的階段。
而后端是越往后越容易,往往體現(xiàn)在模具的開發(fā)或是電腦3d的畫圖,這些相對比較容易培養(yǎng),訓練就會。熟能生巧。
設計大獎都比較偏好關懷人類解決問題的設計,但在美感上可能出現(xiàn)忽視,為未來的設計趨勢是否注重美感這一元素?
從國際設計的發(fā)展歷程來看,每一個階段會有不同的質點的發(fā)展方向。比如說在5/60年代,德國的工業(yè)設計是很注重人體工學。在70年代的時候又很注重統(tǒng)計學,80年代之后產品力學成為當時的主題。而到了我們這個年代人體工學和統(tǒng)計學并不是逐漸變得不重要,而是漸漸的變成了我們在設計中所融合在其中的必要成分了。美學可能在90年代后期是非常受到重視的,但是在當代人類開始認為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時候美學只是變成側重部分,而不是主要部分,但它同樣不能偏廢。如果為了產品值而做的不夠漂亮,那我認為這是一種瑕疵,缺陷。
美學應該是每一個設計師養(yǎng)成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過程,但并不能把這個過程當作是你唯一的武器,你應該更著重在“以人為本”,人本的這個部分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有解決消費市場的問題,因為過去的設計是常常依附在資本家上,以設計漂亮的產品為目的。但現(xiàn)在當代的設計師應該是以解決“全人類的問題”為主,包含非商業(yè)層面的。例如幫非洲地區(qū)解決水的問題,或是幫受災地區(qū)解決食住的問題,這些都是設計師應該要做的,這些并不一定帶有很高的商業(yè)利益。
而在這些設計中,美學固然重要,但是在以“解決人類問題”的基礎上,美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有時候甚至是要估計到比例原則。也就是說設計工具、設計災民難民所需要的功能性作用比較大的產品,它的美學成分所占比例是很少甚至可以說是不需要的。
所以說這是一個比例原則,在功能性或安全性大于美學的時候,根據每個產品做呈現(xiàn)的性能或者意義不同,美學所占的比例就不一樣,大可不必把美學看的太過重要。也要關注在其他層面了。因為設計對于當代而言,已經不再是解決資本家的問題,它在現(xiàn)代的世界中也需要去解決弱勢的問題,而這時候美學反而不是需要去凸顯的重點,而是你能不能利用材料或者聰明的方式去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會來得比美學更重要。
設計師的角色也在轉變,美學的本質也在轉變,理解美學以外包含材料、結構還有社會的問題或是人類共同面對的環(huán)境的問題這些可能是未來設計師養(yǎng)成教育里面更為重要的。
設計師如何在商業(yè)設計里即使面臨妥協(xié)也能夠與客戶達成雙贏?
在與客戶商談中間,是希望彼此能夠找到對于這件產品來說所妥協(xié)的平衡點。
實際上設計的成功并不是來源于專業(yè)的技能,而是跟客戶能夠達到最佳的妥協(xié)的狀態(tài),而所謂的妥協(xié)并不是單一向,而是設計師與客戶之前雙向的妥協(xié),你能夠去理解你的客戶對于市場未來預期的盈利狀態(tài)。
并不是一方說服另外一方,而是雙方在最后的定奪中都覺得滿意。年輕時年少輕狂,認為我讓客戶妥協(xié),說服你就是自我的口才很好,證明了自己的想法很正確,但發(fā)現(xiàn)這樣做出的成功的商品的幾率并不大,因為客戶如果沒有真正喜歡這件作品,那他就不會用力的在市場上面做推廣和營銷,同樣就不會成功。
所以歸根結底就是找到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平衡點是最重要也是最實用的。
中國傳統(tǒng)元素如何與產品設計撞出花火?
在產品設計上我至今還沒有在中國看到把它搭配的很完美的產品。所以如果要貿然的去融入這些中國的元素,有時候會認為太過矯情。
要將中國文化內化成產品元素,而不是利用它具象的圖騰。這個過程里面就需要一些在學識上我認為是叫做“符號”的原則。到底用多少文化符號是屬于中華文化的部分,有哪些是屬于國際符號,就是讓別人能看得懂你意思的,而這中間得比例要拿捏得怡。自己的文化符號不能太高,會讓外國人感覺好像在買一個中國的紀念品一樣,那這就是不對的設計。
我認為是一個相對更高端的表現(xiàn)是在內化,用的哲理來做設計,而不是用的具象。把中國的哲學放進去,比如說老莊思想。
我的品牌奇想生活里面,有很多就是運用古代詩詞的哲理,例如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的道理,它不是讓你認為百分之五十注重美學,五十注重功能,而是符合我所要面對的受眾,找到一個最佳的狀態(tài),而不是只注設計當中的某一個part。這是我認為所運用的中庸之道。
近幾年隨著市場的變化,是否有改變過設計理念?
最開始以設計師身份所認為的設計理念是““不只能解決問題,而是用前所未見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時覺得能夠用“前所未見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是一個很酷炫的方法,或者說是一個很容易得獎的方法。也是讓我當時的客戶被看見的一種方法,有存在一點商業(yè)的目的。但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我會想要補充的是“這一切,要在商業(yè)的法則底下去解決問題”。這樣一個解決的問題存在才有意義,或是能夠得到長久的效益。
如果你解決這個問題只是帶來一時的快感,或是成就感,它是不會長久的。例如小米手機、蘋果手機,它能夠越來越好是因為它在迭代,這一代比上一代更好,下一代比這一代更好。所以這樣的解決方式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
此外,不止是前所未見,也要符合市場的法則,這樣的“破壞式創(chuàng)新”它要能夠帶來益處,或得到對的反饋,而這些益處和反饋才能成為你做出更好產品的力量。這可以說是一個正能量的循環(huán)。
部分作品賞析:
塑膠燈泡(圖片來源:奇想生活)
為了簡化傳統(tǒng) LED 燈泡制程特殊導電塑膠取代傳統(tǒng)燈泡中的金屬材料作為電路導通,同時使用有導 熱功能的塑膠材料透過塑膠雙料射料射出的制程與工法,將導熱基座與導電通路 一次射出,快速成型。燈源的部分,采用 AC/ HV LED 模塊,不須經由電壓轉換, 電源使用效率佳,免去一般 DC LED 電壓轉換模塊需要的額外安裝空間,大幅縮 小了燈泡體積。
奇想暖清酒(圖片來源:奇想生活)
在您品嘗細致的日本料理時,奇想暖清酒幫您保持清酒溫度,維持濃醇口感。 將發(fā)熱墊微波一分鐘后置于奇想陶瓷系列下,發(fā)熱墊會緩慢的釋放熱能,延長食物保溫時間長達60分鐘。
本文為藝家人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