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僑駿來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研究院,給人第一印象就是陽光帥氣,當然私底下也是十分親和有禮。設計對他來說是又愛又恨,常常為了一個項目加班加點開夜車。提到設計,他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語,不論是對中意的作品或者是欣賞的設計師。那么今天納金網邀請到倪僑駿來為我們講述他的設計人生!
納金網藝家人設計師--倪僑駿
納金網:
你好,倪僑駿,感謝接受納金網的邀請!請先自我介紹一下吧!
倪僑駿:
感謝納金網的邀請!目前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就讀碩士,以前大學就是讀工業(yè)設計,產品設計對我來說是又愛又恨。
從左依次:陳冠廷、吳思民、倪僑駿、黃耀霆
納金網:
我們都知道學習工業(yè)設計是一個腦力和體力耗費量較大的工作,當初是什么是你決定踏上設計這條路?
倪僑駿:
會走上這領域其實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畫畫,上課時會在課本亂涂鴉,也特別喜歡美術課,高中的時候就決定讀美術相關科系。起初高中是讀室內設計,對我來說那是不同的體驗,能從無到有朔造一個美麗的空間真的很有趣,但學習過程中慢慢發(fā)現,別人手上拿著自己設計的東西并且喜歡時,給我的成就感來得更大,最后大學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產品設計。
IF獲獎作品《cartline》
納金網:
在此前的了解過程中,你經常參加各種設計比賽,幾乎攬下臺灣所有設計大賽獎項,其中,作品《cartline》更是榮獲今年的iF獎,能否與納金網17W+設計師會員說說《cartline》的創(chuàng)作理念?
倪僑駿:
當空姐送餐時,因為走道狹窄,以往的餐車寬度會讓走到完全無法通過,當有人要上廁所時,空姐需要退后到走道外才能讓乘客通過。我們的概念將送餐車移置上方的空間,賦予餐車一個軌道,幫助空姐在送餐時能夠更方便并且解決此問題,在上方的餐車不但不占走到空間,也能避免空姐要一直彎腰所造成的職業(yè)傷害,空中車餐幫助空姐送 餐時能更舒適、更流暢,再遇到亂流時,也能避免餐車翻覆等問題,希望能讓空姐和乘客都有更好的 飛航體驗。 為解決空服員于飛機機艙使用餐車時發(fā)生之問題,本設計利用滑軌系統,將餐車設置于走道天花板上,讓走道可以隨時保持凈空;并運用連桿讓把手跟煞車聯動,確定產品之安全性,使空服員能以更佳之工作姿勢完成取餐之任務;為考慮產品之完整性,本設計規(guī)劃了從地面運送至機艙安置之完整流程,建構一創(chuàng)新之產品體驗。
IF獲獎作品《cartline》
納金網:
是在什么樣的情境下創(chuàng)作而成的?
倪僑駿:
其實不管是臺灣的比賽或是國際賽,我們都是藉由彼此生活經驗去找到問題的,這次的作品《cartline》其實也是在一次團隊討論中提出的,討論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和概念,發(fā)散后我們再一一篩選,而《cartline》就是其中一個,我們的做法是先了解問題的根本和這個問題是否已經被很多人做過,再來會選擇我們生活經驗共鳴度高的問題去做,而這個作品很特別,在討論過程中一開始我們就都對它很有畫面,后來也簡單詢問了其他同學后,覺得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IF獲獎作品《cartline》
納金網: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是難以克服的?后來又是如何跨過這道坎的?
倪僑駿:
我認為比較困難的地方是它的場域,因為是在飛機上,我們無法隨時去現場了解,所以必須從其他地方取得更多的資料,不管是飛機艙的大小比例或是空間位置關系都必須了解。對于克服其實和上一題有一點點關聯,也因為我們四個人對這個作品都很共鳴和喜愛,才讓我們找資料這段時間不會那麼痛苦,可能選到一個自己喜歡的題目真的會比較有動力吧!
現有急診室之醫(yī)療推車
《UP-貼心繃袋裝置》
《UP-貼心繃袋裝置》以不銹鋼金屬打造,長條形的設計除了可以容納不同尺寸的網狀繃帶之外,還可以固定于現有醫(yī)療車的抬面下方,另外開口面板採用專利設計,方便護士可快速拿取與固定繃帶,不同尺寸的繃帶則透過數字和顏色的設計,協助快速區(qū)分與辨識,提升醫(yī)療品質與工作效率,也能讓護理人員不必不斷彎腰,減少長期的職業(yè)傷害。
納金網:
臺北科技大學是臺灣第一間以工業(yè)教育為目地的科技大學,對于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和IF獎的爭奪向來都不缺乏它的身影,曾經有一年更是獲得iF、紅點在亞太地區(qū)排行版的雙料冠軍。在這樣一所設計氛圍濃厚的院校攻讀研究生,你們平時是如何訓練提高設計思維能力?是否有一套自己的設計習慣可以與我們分享一下?
倪僑駿:
其實我本身還蠻喜歡聽演講的,從不同的高手中了解不一樣的成功方式是一件有趣的事,我認為在一開始接觸到設計時我的腦袋不是靈光的,無法判斷做出來會怎樣或是問題點好壞,但我慢慢發(fā)現很多好的設計是來自于生活經驗,每天看看別人設計作品的原因或他解決什麼問題,并且走路時多看看身邊的人事物,會發(fā)現許多的解決方法可能來自于別的產品,我覺得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它可能不是一下子會有所成效,但當自己能更快地想到解法時代表自己看過的事物和經驗能派上用場。
至于設計習慣的話,我好像不是會每天逼自己要畫幾張草圖或是讀多少書的人,但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我在路上發(fā)現到什麼問題或是忽然想到一個idea都會立即寫下來,不然一忙真的會忘記,而有空的時候再看一下之前寫的東西,不同的時間看就會不同的看法,我很多的概念都是這樣跑出來的!
《LUNA》
納金網:
納金杯是納金網根據企業(yè)產品需求發(fā)起的設計大賽,你曾參與過不少的設計大賽,能否根據你在設計大賽累積中的經驗,為參賽選手說說在期間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問題?賽后又該如何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反饋與改善?
倪僑駿:
首先我覺得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找問題,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問題很重要,并且在做之前要先了解這問題有沒有前人做過,不然到時候做出來一樣真的得不償失,如果真的找到相似的作品,可以思考用更好的方式解決或是選擇別的題目,在設計慨念中很大的問題就是做出人家學得天馬行空的作品,必須要在創(chuàng)意和實際中作出平衡,人家看了才會覺得「咦?設計做蠻聰明的?!?我認為身邊有好的資源或是專業(yè)會比去做完全不了解的領域來得快速且容易,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做自己喜歡的設計在過程中會更開心也會更努力。
而改善的部分的話,我覺得如果一直沒得獎或是不受到好評,可以去多問問身邊的人對作品得看法,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法,都能和你說出為什麼他覺得不好的原因,問多了或許會發(fā)現有幾個缺點是一直被提到的,就從那邊先改善吧!
最后想謝謝納金網!很辛苦地一直和我們聯絡,希望之后有更多的交流!
納金網:
不客氣哦,希望你在十月中旬的紫金獎中能夠取得好成績!